現在不吃苦,以後准辛苦!故事雖短,道理很深!(家長讀給孩子聽)

現在不吃苦,以後准辛苦!故事雖短,道理很深!(家長讀給孩子聽)

作者:逗號

來源:教師E家 ID:jiaoshiEjia

孩子,我想對你說:不要討厭上學,更不要抱怨苦,那是你通往世界的路!

1 每一個虛度的日子

都是通向平庸人生的滑梯

有這麼一則小故事:

窮人問上帝:「為什麼我如此的貧困,我的人生如此的平庸?」

上帝聽後,在窮人的面前放了一隻箱子。

窮人問:「這是什麼?」

上帝說:「這隻箱子里裝的都是你虛度的日子。」

窮人驚訝道:「我虛度的日子?」

上帝說:「對,你白白浪費掉的時光、虛度的年華……你打開瞧瞧,它們個個完美無缺,你根本沒有用過。」

這個故事非常簡單,它告訴人們,每一個虛度的時光,都是通往平庸人生的滑梯。

學習也是一樣的道理,如果孩子貪戀安逸,過於放縱自己,養成了懶散的習慣,那麼真的會毀了自己。

有句話說得好:「所有偷過的懶,都會變成打臉的巴掌。」

人生前期越嫌麻煩,越懶得學,後來就越可能錯過讓你動心的人和事,錯過新風景。

2 唯有日積月累的堅持

才能有厚積薄發的成功

浙大一位學霸曾因一張密密麻麻的作息表走紅。

作息表的安排,從每天早上6點開始,一直到晚上12點半,一周每個時間段的學習內容都精確到幾點幾分,狀態可謂是分秒必爭。

這張作息表,處處流露出實打實的努力。

學霸之所以是學霸,並不是他比別人聰明,而是他比別人用更多時間來學習。

在他們的眼中,學習是每時每刻的。

沒有誰的幸運,可以憑空而來?

再厲害的人,都是用努力和汗水澆灌出來的。

成功離不開拼搏,人生只有拼出來的美麗,沒有等出來的輝煌。

人生沒有什麼捷徑可走,只有扎紮實實走好每一步,才有可能換來最後的成功。

3 現在不吃學習的苦

將來就要吃生活的苦

其實,人的本性都是懶惰的,貪圖安逸逃避痛苦。

小孩子更是如此,因為孩子缺乏控制力,相比於痛苦乏味的學習,自在的玩耍是最符合他們胃口的。

但是,所有覺得學習苦的人,大多是沒有挨過現實的耳光。

2008年交白卷的吉劍,他曾是個數學上很有天分的孩子。

但是他放棄了學習、放棄了高考,之後的生活一地雞毛。

回想起最初幾年的打工生活,他泣不成聲,認為自己毫無尊嚴,「像狗一樣活著」。

不想學習,覺得學習辛苦?現實的生活會誠實地告訴他們:不學習的人生會更苦。

有時候,學習的那種「苦」和沉重粗礪的生活比起來,真的不算什麼。

孩子,如果你不愛學習,那就一定要知道:你用幾年瘋狂的青春,換來的只會是一生的卑微與底層。

4 讀書是我們與命運

較量的唯一機會

學習從來都不是一件輕鬆的事情,全世界都一樣。

但學習,始終是我們不能拒絕的事情。

因為讀書,依然是普通人改變命運的最佳途徑。

近日,「華為年薪百萬聘用8名博士」的消息在網路上不脛而走,引發強烈關注。

這8位博士,最高年薪上限201萬,最低的年薪下限也有89.6萬。

而其中有兩位博士出身貧寒,還有一位來自貧苦的農村。

通過讀書,他們改變了自己的命運,實現了階層的跳板。

這件事情告訴我們:讀書,是寒門學子最好的出路!

沒有牛逼的父母,普通人的出路,只有多讀書。

正如央視名嘴白岩松所說:「不讀書,你拿什麼和別人拼?財富還是智慧?經驗還是人脈?這些你都有嗎?作為大多數普通家庭出來的孩子,不拼考試,你要跟人家拼素質和見識,你的底氣在哪裡?」

如果沒有先天的上層建築,那麼就沒有理由不去讀書,不去靠知識改變命運。

5 孩子,最怕你後悔

當初不曾拼盡全力

電視劇《家有兒女》中有這樣一個橋段:

劉星媽:「小時候給你報這班那班,想讓你學,你自己不學啊!」

劉星:「我不願意學,你就不讓我學啦!那時候我還小,我還不懂事,難道你也不懂事嗎?您就應該從小培養我、教育我,從小您就逼著我學呀……」

劉星媽頓時無言以對…

劉星的這句話,承載著多少不甘和懊悔!

試想如今,有多少人變成了這樣的劉星,又有多少人成了那樣的劉星媽媽。

在學習的這條路上,孩子想退縮想放棄,不難理解。

如果這個時候,我們輕易讓孩子打了退堂鼓,孩子很有可能會在將來後悔,後悔當初的自己為什麼沒能咬咬牙堅持下去。

世界最大的遺憾,莫過於:我本可以。

6 孩子不想學就不學

還要父母幹嘛

前段時間,郎朗大婚,有關郎家的教育方式再度上了熱搜。

郎朗自小就熱愛音樂,喜歡彈琴,但他並不是一開始就熱衷於練琴。

若不是他父親一直以來的逼迫、鞭策,他可能堅持不下來,無法成為世界著名的鋼琴家。

在回憶起自己的練琴之路時,郎朗由衷感謝自己的父親:

「有些能力的確是天生的,但天賦並不意味著你可以通過更少的努力,去獲得更大的成就。」

「人生是一步一步走來的,走了這一步才有下一步。興趣是練出來的!謝謝爸爸逼我練琴!」

有天賦的人,尚且需要幾十年如一日的努力與堅持。

沒有天賦的孩子,怎麼能隨心所欲,不學習,不努力呢?

孩子不懂得堅持和努力的意義,可是這些,父母都懂。

為人父母,不該放縱孩子,眼睜睜看著孩子走下坡路,而是要適當地「逼」孩子一把。

父母的逼迫可能嚴厲,卻可以讓孩子成為更好的自己。

7 青春是用來奮鬥的

奮鬥的青春才最美麗

馬雲在《不吃苦,你要青春幹嘛》的演講中說到:「當你不去拼一份獎學金,不去過沒試過的生活,整天掛著QQ、刷著微博、逛著淘寶、玩著網遊,干著我80歲都能做的事,你要青春幹嘛?」

不奮鬥不拼搏,你要青春做什麼?

青春註定了與學習掛鉤,唯有努力學習,才能不負青春。

孩子們,你們應該在這美好的時刻給人生一個忠實的承諾,讓奮鬥、拼搏成為青春的主旋律。

孩子們,你們應該把握青春,把握當下,每一秒都付出比別人無法企及的努力。

請堅信,幸福都是奮鬥出來的。

你明天想要的生活和成就,今天的努力和進取就是決定因素。

親愛的孩子們:

從現在起,努力學習吧!

奮鬥過的青春,才是最美麗的!

關於作者

版權說明:本文經「教師E家」(ID:jiaoshiEjia)授權轉載。師者,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。這裡是老師、學生、家長和社會人士的教育交流平台!教師E家 為用戶提供教育資訊,教學心得,教育時事分析,願您在教育路上不再憂心~

推薦

家教學習

父母進步一點,孩子受益一生

微信號:chzhbid

介紹:提供各科學習資料,讓每位父母都能教出優秀的孩子。父母進步一點,孩子受益一生!